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
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今年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举办。
2月28日,大赛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在人社部东院二楼报告厅举行,会上介绍了大赛相关筹备情况。
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天津举办
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大赛,简称全国技能大赛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规格最高、项目最多、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、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。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于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,设86个竞赛项目,有2557名选手参赛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技能大赛将于今年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举办。9月16日上午开幕,16-18日为比赛日,19日晚闭幕。2月28日正好是大赛开幕倒计时200天。
(一)大赛主题
本届大赛主题为“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”。
(二)竞赛项目设置
在竞赛项目设置上沿用上届做法,设置世赛选拔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。其中,世赛选拔项目设63个竞赛项目,与上届相同,作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;国赛精选项目设46个竞赛项目,比上届增加了一倍。
国赛精选项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一是保留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国赛精选项目;二是增加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比赛项目;三是按照通用性、广泛性和引领性的原则,遴选在行业中具有先进性、代表性且从业人员广泛、内容具有可展示性的起重设备应用技术、石油钻井技术、电力系统运营与维护等竞赛项目。在此基础上,整合了相近赛项,总计本届大赛共计109个竞赛项目。
(三)关于参赛选手
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以省(区、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团参赛,住建、交通、机械、轻工等四个行业部门和协会组团参加部分世赛选拔项目的比赛。凡是16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的中国大陆公民按属地原则,都可以报名参赛。世赛选拔项目按世赛参赛选手报名要求确定,多数项目是22周岁以下,个别项目在25周岁以下。为了切实提高职工的参赛比例,国赛精选项目选手明确为相应的职业的从业人员。近期各地进行了预报名,根据预报名情况初步统计,参赛选手超过4000多名,选手人数大幅超过上届。
(四)关于奖励政策
本届大赛将延续上届主要的奖励政策。
一是对各竞赛项目获得前3名选手,颁发相应的金牌、银牌、铜牌,选手排名不并列。对前3名以外但是排名在参赛人数1/2以上的选手颁发优胜奖。
二是设“参赛代表团最佳选手奖”“突出贡献奖”“优秀组织奖”“西部技能之星”等奖项。
三是对各竞赛项目前5名选手授予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四是对优胜奖以上的选手,晋升相应职业技能或专业技术等级。
五是鼓励各地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表彰工作实际,将符合条件的省级、市级比赛选手有关的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畴。制定本地区奖励政策,对获奖选手和专家团队给予奖励。鼓励有关行业部门、协会结合实际,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。
(四)大赛吉祥物、主题曲
2021年10月以来,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、邀约专业机构设计的形式,开展了大赛吉祥物、主题曲设计方案的征集工作,征集吉祥物设计方案165个、宣传口号2072条、主题歌词176篇、曲谱编辑37首、奖牌设计方案14套和视觉系统设计方案11套。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评审专家小组,本着“彰显技能文化、构思简约精致、弘扬工匠精神、富有地域特色、便于延展推广”的遴选思路,对征集到的大赛吉祥物、主题曲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十轮的评审和筛选,在充分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和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,形成大赛吉祥物和主题曲的设计创作方案,并报请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,现予以公布。
本届大赛的吉祥物为“天天、津津”,形象为“一男、一女”两个青年人物的造型,具有青春、活力、向上的鲜明特点,色彩以蓝色、红色为主色调,突出“技能蓝、青春红”,与大赛会标“技”字标识相呼应;服饰上通过统一的工装服、安全帽、护目镜、蓝牙耳机等外形设计,形象鲜明地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外表特征;通过人物专注自信的表情和张开双臂、举手点赞等形态,凸显了技能人才“力争上游、奋勇拼搏”的精神面貌和天津人民“自信包容、乐观好客”的性格特质。同时,通过摩天轮造型耳机、特色桥梁、港口、天津新老标志性建筑等形象设计,展现天津的城市元素。
“天天、津津”的命名既可以直观表现出大赛在天津举办,又以吉祥物设计简约为美的原则相符。“天天”即“天工开物”“天天向上”,寓意技能人才拼搏进取、追求卓越、顶天立地。“津津”取自“津津有味”的谐音“津津有为”和“津渡启航”,寓意技能人才崇尚技能、大有作为,也寓意技能人才通过天津、通过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成功晋级、独占鳌头。
大赛的主题曲为《给梦一双翅膀》,主题曲由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中学教师鲍方作词,四川省成都市音乐人邓晓逍作曲。
《给梦一双翅膀》的歌词体现了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的时代要求,歌颂了新时代劳动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,争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新风尚,彰显了中国梦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和地方特色,曲谱特色鲜明,旋律流畅,稳健中流露自强自信,与歌词相得益彰,朗朗上口。音乐形象清晰富有时代特色,和声编配以及配器体现了优秀的艺术水准。
此外,由姜海红作词、秦丽英作曲的《技能之帆》和万传武作词,于辉、万传武作曲的《大国工匠》也作为大赛的歌曲同步推出。
本届全国技能大赛有什么特点?
一是突出技能特色。全国技能大赛的标志就是一个汉字“技”,整个大赛的筹办过程,大赛各项活动的设计,都会突出技能元素、技能特色、技能亮点,体现职业技能赛事的特点和新意,突出新技术、新技能在办赛过程中的应用,让参加大赛、观摩大赛的人员随时随地都能体验到技能的存在,感受技能魅力。
二是集中办赛为主。本届大赛106个比赛项目将集中在国家会展中心进行组织,起重设备应用技术、石油钻井技术、电力系统运营与维护等3个无法集中的项目,拟设置分赛点,在生产线上设置和组织,作为集中办赛的补充。
三是面向社会开放。组织职业技能竞赛的核心目标,是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的社会风尚,为此,本次大赛还将合理组织社会公众观摩,尽可能扩大赛事的社会影响,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,组织“云观赛”。
四是赛展演会结合。大赛同期,将举办具有观赏性、参与性、互动性,且群众喜闻乐见的技能展示展演和交流活动,主要包括技能展示交流活动,“中华绝技”展演和技能强国论坛等活动,力求通过这些观赏性、互动性强的活动,让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技能,关注技能。
本届大赛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有哪些创新?
与上届相比,本届大赛在赛事组织、创新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:
一是在竞赛项目设置方面。国赛精选项目大幅增加,赛项的设置重点增加了数字技术技能类新职业赛项。新职业的背后是新业态的支撑,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,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和就业的新空间,对于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、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。特别是增加5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,更加符合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趋势,通过大赛有力释放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,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、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。
二是在参赛选手条件方面。本届大赛将国赛精选项目的参赛选手明确为相关职业从业人员,这意味着职工的参赛比例将有大幅提升。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大赛更好地助力职工创新创业创造,让企业职工认识到自身价值,带动更多职工钻研技能、提高技能。
三是在配套活动组织方面。在继续做好技能展示交流、“中华绝技”展演等传统配套活动的基础上,本届大赛期间,还将举办技能强国论坛,邀请技能领域有关国内外专家,国内的大国工匠,交流助力技能强国的举措。